立志花15年讲完《资治通鉴》
现在已经坚持了6年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和我一起
发送:通鉴,送“解读资治通鉴1~4部”发送:4,送私密干货。《资治通鉴》第八十五卷 晋纪七
西晋·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原文】
陈敏与石冰战数十合,冰众十倍于敏,敏击之,所向皆捷,遂与周𤣱合攻冰于建康。三月,冰北走,投封云,云司马张统斩冰及云以降,扬、徐二州平。周𤣱、贺循皆散众还家,不言功赏。朝廷以陈敏为广陵相。
【译文】
陈敏与石冰交战几十次,石冰的人数是陈敏的十倍,但陈敏攻打石冰,每次都获得胜利,于是与周在建康联合进攻石冰。三月,石冰失败逃窜,投奔封云,封云的司马张统杀掉石冰和封云后投降,扬、徐二州于是平定。周、贺循都遣散部众回家,不提功劳封赏。朝廷让陈敏担任广陵相。
【解析】
讲八王之乱到现在,天下三大乱,益州、荆州流民军,中原司马家的王爷。
益州是废掉了,荆州方面则被刘弘平定,至于中原司马家的王爷,暂时还不能杀出个胜负。
在荆州被平定的过程中,流民首领张昌派部将石冰,向东攻略,导致荆、江、徐、扬、豫都相继卷入战火。
朝廷是指望不了,尤其是像徐州、扬州这种内线地区,部队以地方治安为主,对上刀口舔血的流民军,更是被虐得体无完肤。
这种情况其实就有点当年黄巾之乱的味道了。
朝廷靠不住,那就地方豪强出马,扬州这边就立马行动了起来。
议郎周、前南平内史长沙王矩起兵江东以讨石冰,推前吴兴太守吴郡顾秘都督扬州九郡诸军事,传檄州郡,杀冰所署将吏。
虽然都是西晋朝廷体制内干过的,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出身扬州地主豪强。
包括上面材料提到的陈敏,他是庐江郡人,负责广陵郡财务,在石冰袭来上官都吓得要死的时候,他一点都不怕,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一点都不怂,直接冲杀,把石冰打的哇哇叫。
最终在于周𤣱、贺循等人的配合之下把石冰给平了。
作战过程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平定石冰的过程,西晋朝廷几乎没有声音和表达,而且扬州“联军”表现出来的素质包括人员、将领,都很是惊艳。
这说明扬州潜力极大,西晋朝廷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也正是如此为后面司马睿南渡建立东晋打下伏笔。
后面论功行赏有意思的地方来了。
一开始被推举为扬州九郡诸军事顾秘被任命为交州刺史。
这个操作就是属于典型的卸磨杀驴加发配边疆。
顾秘出身吴中四姓之一,顾家在江南影响力极大,从他被推举为主导就可以看出其人声望之高。
等乱局平定,西晋朝廷是不可能任由顾秘继续在扬州,但又不能重用,只有放到外面去,交州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就相当于,老板对一个下属开不掉、又不想用,那就丢到一个边缘岗位去消磨。
从对顾秘的任命还是能够看出西晋朝廷对原本扬州士人的排斥、提防以及打压,包括之前对陆机陆云的处理,太让扬州士族伤心了。
而这个反应在周玘与贺循对于朝廷封赏的不屑上。
倒不是这两人不想做官,也不是他们不想进入权力中心,而是时机不到,自身价值没有体现出来,且西晋朝廷没有正视扬州士族。
既然如此,这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
至于错失机会,到也不至于。
还记不记得之前文章我多次提到一个观点,西晋到这个时候,不亡才没有天理。
朝廷的官已经没有多少含金量,未来手头有兵有粮什么官都能搞到,何必在乎一时。
有人的需要朝廷给个官名头来搞兵搞粮,而作为地主豪强出身的周玘、贺循完全不需要。
相反,要是他两人如果接受了朝廷的官职,去外地当官,离开了自家部曲、地盘、人脉关系网,这才是真正要命的。
所以,周玘和贺循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读《资治通鉴》战国篇的时候,齐国的田婴因为不被齐王喜欢,于是想在自己的封地筑城。
有人劝他说,齐国是水,田婴是鱼,鱼离开水啥玩意都不是,只要田婴在齐国,就高枕无忧,离开了齐国,就算封地的城墙修的再高又有什么用?
通俗的来说,要搞明白自己的基本盘是什么,现在一切的东西是靠什么来的,搞明白了你就知道什么要去维护,什么可以放弃了。
看上去周玘和贺循什么都没捞到,还把部曲都遣散了,但人家明白,好戏还在后头。
【闲扯】
有句话说:选择大于努力。
至于怎么选择你知道?或者和你说这话的人告诉你选什么才好?
不说怎么做的道理,都是废话。
要我说,不是这个道理没有,而是咱们用的方法不对。
具体的,我给个思路,你有A道理,那么再加入B道理,乃至于C道理,组合一起下,就能用起来了。
比如,选择大于努力,复利效应,基本盘,这三个组合起来是不是就通了。
选择是方向,复利是过程,基本盘是能力。
选择在基本盘上不断积累努力,这就有复利的飞轮效应。
所以,周玘和贺循,基本盘有,但是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有一个能够产生复利效应的机会,让自己的基本盘能够迅速稳固提升。
而这个机会就是——永嘉南渡。
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是一样的。
一定要搞明白自己现在得到的这一切是因为平台机会还是自己手里面掌握了资源。
如果是因为平台,那么你的选择要么就是在现有的平台继续扎根往上爬获得更大的赋能,要么就是去到更大的平台,因为赋能是你的复利。
如果是因为你手里面有资源,那么你一定要思考清楚,这资源你能带走多少,如何让资源产生更多资源,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个资源卖上一个高价的问题。
所以,选择大于努力,你是有资源还是要平台?
PS:如果你觉得上面内容还不过瘾,我这里还有一个私密分享群,里面有我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分享、其他大号付费内容提炼、高价值文章提炼金句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